地点
诗文库 正文
程殿丞墓志铭熙宁二年八月1077年8月19日 北宋 · 程颢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六、《河南程氏文集》卷四、乾隆《河南府志》卷九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程氏居永宁博野,土风浑厚,世以忠廉孝谨闻。
少师贵重于朝,始赐第京师,为开封人
世风不衰,子孙多好善。
如吾叔父,可谓能守其家法者矣。
叔讳瑜,字叔宝
少师讳羽、清河太君张氏、襄陵太君贾氏之曾孙,尚书虞部员外郎讳希振、高密县崔氏之孙,赠大理寺丞讳道、天水赵氏、长寿县太君任氏之子。
少以族兄广平文简公荫,试将作监主簿
未冠,为荆南监利,即以干敏称。
再调永州零陵簿,益以才著。
时溪蛮啸动,焚劫县邑,道州宁远最当贼冲,部使者命公摄令事。
至止之日,邑无城壁,府无兵械,公经营创治,夜以继日。
完集未几,蛮寇大至,设长围以逼城。
公激励士卒,躬冒矢石,捍守累日,以奇兵由水中旁出贼后,合战甚苦,贼乃败去。
既而同守者皆论功丐赏,公曰:「城守吾事也。
城获完,足矣,尚当以为利乎」?
卒不自言。
代还,得为汝州龙兴
计省言其材,遂监解州盐池,岁课羡溢。
大理寺丞签书磁州判官公事。
太守武人,不知为政,公从容开赞,一郡大治。
事虽出公,而人莫窥其迹,谦晦不伐,率皆此类。
以年劳,升太子赞善大夫,赐五品服。
就移知邛州依政县。
时长寿太君春秋高,公惧有远行之劳,即上书愿就监临,以便奉养。
舒州皖口监辖,乃以考课迁殿中丞
还朝,知濮州雷泽县。
未行,暴疾,终于京师,实嘉祐七年三月十八日也。
公姿仪伟秀,风度平雅,端庄谨厚,不妄言笑,进退动止,皆有法度,衣冠整理,望之肃然。
三岁而孤,长寿太君教养严至,恂恂奉事,恪恭朝夕,未尝少懈。
善与人交,久而益笃。
呜呼!
行足以励俗,才足以有为,不幸短命,未究所施,殁之年方四十三矣。
公娶张氏,封福昌县君,和慈孝睦,族人推其贤。
三子:曰预,以疾废;
曰顗,曰颛,皆为儒学。
三女:长适前常州军事推官王师古仲适襄陵贾芮,季适汝南周纯明。
熙宁二年八月丙申,公之从兄司农,葬公于河南府伊阳县神阴乡先茔之次。
颢以父命,得预役事,又掇公之官世行业而为之志,既又系之以铭曰:
谨于奉亲,勤于事君。
端于立身,无愧乎古人。
山可夷,谷可堙,斯言不泯。
宫扇歌(并序。)癸巳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
上海陆文裕公深嘉靖中经筵所赐也。公裔孙刑部郎中锡熊属赋。
团团灯月交金莲,御翰下染金龙笺。
安陆龙飞之八年,肃清弊政风翕然。
谁能面争讲案前,以诚以敬心拳拳。
五明之义盖如此,西川新制奚取焉。
尺有六寸规景圆,御幄小伞迎翩翩。
金光闪动张桂侧,当午想已凝寒烟。
公虽未奏羽扇赋,临谪一疏忍弃捐。
何事寒香晚节字,月明天津听杜鹃。
绿雨楼空雪折绵,又到椒酒春灯边。
启呈杜韬书并上言 东晋 · 应詹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五
益州秀才,素有清望,文理既优,干事兼美。
往因使流寓,居詹郡界,其贞心坚白,詹所委究。
李骧为变乐乡,劫略良善,时出家财,招募忠勇,登坛歃血,义诚慷慨。
攻烧南平遂东下巴汉,与湘中乡人相遇,推其素望,遂相凭结。
本情,非首作乱阶者也。
然破湘川,实韬之罪,亦由兵交其间,遂使滋蔓。
今书,血诚亦至矣。
朱鲔自疑于洛阳光武指河水以明心,感义归诚,终展力报施,受封侯之宠,由恕过以录功也。
詹窃谓今者当圮运之会,思弘远猷,故齐赦射钩之诛,晋贳斩祛之戮,用能济翼戴之高勋,隆一匡之美誉,况等素无斯愆而稽颡投命邪!
以为可遣大使宣扬圣旨,云泽沾之于上,百姓沐浴于下,则上下交泰,江左无风尘之虞矣(《晋书·杜韬传》)
郢州太守墓志 南宋 · 罗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五、《罗鄂州小集》附、《新安文献志》卷八四、《潨川足徵录》先贤九、光绪《南岳志》卷一一
先兄姓罗氏,讳颂字端规徽州歙县人
曾祖承吉
祖讳举,朝请大夫
考讳汝楫,吏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新安开国侯、累赠少师
鲁国夫人俞氏。
绍兴二十二年,以先君任子恩,补承务郎,注临安府馀杭县浣坎镇,改潭州南岳庙
连丁考妣忧,除丧,监镇江府排岸,擢监行在左藏东库。
未上省罢,差湖北司主管机宜文字、行在检点赡军酒库所干办公事通判镇江府、知郢州
绍熙二年正月二十七日以疾卒于郡,积官朝奉大夫
其六月丧归,明年正月二十九日,葬于歙县永丰乡斡村之源。
娶宋氏,封安人
子阜臣,蚤卒。
女二人:长适进士张泰初,次未行。
孙榞,当以致仕恩得官。
兄资超迈,身长七尺,眉目耸异,自少负志气,力学殆天性,侪辈或少息,终不休。
过庭时,每出文一篇,先君未尝不称善。
及长逮晚节,读书著述如课程,倦极,徙倚提卷不释手。
得异书喜甚,若他人好好色、嗜甘毳然。
居丧终制,寝苫室,绝荤茹如礼。
性不谄,使阿附得大官要职,不肯为。
其在荆州,帅叶公衡自谓幕中天下士
丞相周益公必大后省,坐缴奏武枢张说出,复入,及为翰林学士,客皆往贺。
兄独委书劝公,无恃一节高众为无愧,名益高,则天下所望益大,欲其屏纷华,事简凡,孟子所谓得志不为者,皆当置度外。
益公以此愈加敬。
季兄鄂州亦益公所重,故每以二程期之。
其佐京口,屡争事,今兵部侍郎耿公秉为郡,每言为僚率雷同相取,下助我特罗君。
登对,其一,乞申敕四方主帅,修明军政,禁私役;
其二,欲如西汉武,宣玺书责厉州郡,光武一札赐方国,为耸动之具,以劝事功;
其三,择县剧易以选能吏。
上问京口军民情,条对甚悉。
到郡,为政清静,庭无留辞。
京山民董小大有妹为张复礼所奸,因欲娶之,不可,则醉酒捶其父母。
小大与其党击之致死,皆谓罪在大辟,兄独以情轻奏。
部使者不谓然,使再勘,公言复礼奸人女,至辱其亲,小大解后至此,情可念。
奏上,果从杖贷。
未几,悍卒吴顺在娼舍踢死民陈舍僧,大吏庇之,无敢言。
舍僧单独,或请执状以葬。
兄知之,杖大吏,捕,成其狱。
部使者怒,以为前后轻重不类。
兄曰:「军人杀平民,能使大吏为覆护,横甚」。
后取旨,竟绞。
盖马纲道所自出,食谷旧责之都保,至是部悉自任,凡免役科扰十一事。
历官可纪甚多,而弗自言,其梗概若此。
兄始为进士,屡上春官不第。
其为诗文至藏稿数十,笔力高古,时出奇诡跌宕,识者以为有西汉风。
平生抱负,一时名士所推许,而年位不永,岂惟门户之痛云。
朝散郎、新权通判蕲州事、赐绯
志。
减字木兰花 其一 遥忆京中杨柳,倚声颂之 清末至现当代 · 沈尹默
参天风韵。些子春光浑占尽。
泄泄昌昌。始信人间是乐乡

陶潜张绪。标格何堪同日语。
千手观音。雨后应能见佛心。
大赦庵记 唐 · 刘汾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
汾自大中巳卯登科以来。官至兵部员外郎
咸通三年迁本部侍郎。出□河南招讨使
乾符二年黄巢起兵应王仙芝
四年。河南
汾屡战。斩其前锋诸将。
贼遂败衄。五年。
元裕王仙芝黄梅方攻亳州
汾帅众直抵城下。贼遂引退。
尚让仙芝馀众归巢。号冲天大将军
引兵南寇福建。汾剿追之。
又自岭南襄阳。汾出师间行巡荆门
会父刘巨容曹全晸亦合军待焉。俱以兵伏林中。
贼至伏发。大破其众。
斩俘一十七万。尚让收馀众渡江。
转掠饶信池宣歙杭等十五州。广明元年十一月
京师。车驾幸蜀。
中和元年三月。汾转京城四面行营招讨使
遣其将尚让王播帅众五万寇凤翔。汾与都统郑畋唐宏英等勒兵待之。
大破其众于龙尾陂。斩首二万级。
伏尸数百里。中和二年八月
汾转信州押衙团练讨击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御史大夫上柱国尚书右仆射。时饶信经兵火馀。
民不聊生。汾一意抚恤。
亲加劳问。简徭役。
宽赋税。民赖以全活者甚众。
四年六月陈州
汾会李克用至。遂去趋
克用追及中牟。大破之。
率众降。汾与李师悦率尚让追剿馀众。
至虎狼谷。甥林吉斩兄弟妻子首献以降。
由是祸既灭。汾再战再克。
十无一失。蒙诏镇守饶信二州。
连年不得回朝。汾遂寓居广信弋阳县归仁乡四十六都新陂里。
夙夕感激。视干戈则思斗。
居村落则思耕。光启二年
佃得荒间山田一段。约计八百馀亩。
名曰南山。坐落饶州路乐平县丰乐二乡。
居崇山峻岭之间。人境寥绝。
东至弋阳高界培分水为界。西至丰乐风门岭洪鹤山嘴为界。
南至归东源坑合水为界。北至丰乐乡红鹤山盘岭分水为界。
四至分明。源头坞尾。
上嶵下坳。与外并无一毫之间。
其田地成者少。荒者多。
召人勤力其中。尽一夫可受。
屡次召佃耕种。俱各辞以不能。
汾起微陋。致身荣显。
忝有九妻。曰郑氏。
赠信国夫人。曰鲍氏。
曰宋氏。曰王氏。
曰马氏。亦赠夫人。
曰张氏。曰郭氏。
曰李氏。曰武氏。
俱有淑行。生子十有四人。
曰兴曰升曰从曰明曰宗曰瑞曰广曰匡曰胜曰吞曰英曰宁曰彬曰平。此岂非祖德哉。
又且连年奉诏征讨。百战百克。
未能一归故土。于祖宗之德。
并无寸报。久违春秋二祭。
文德元年。汾谨将前山田地施舍。
创立禅寺一所。名曰南山寺
召到属郡鄱阳北隅妙果寺禅僧至明至公等五人。入寺住持
勤于开耕。守奉祖宗春秋二祭。
及礼三宝慈尊。兼得利生益死。
景福元年。佛殿观音堂坐禅亭并东西廊房俱克完焉。
已经奏达。朝廷念汾忠孝
诏曰。汾战阵能勇。
思祖能敬。其山寺税粮。
俱沐优免。故寺曰南山七诏寺。
庵曰大赦庵。二年。
汾又进(疑)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散骑常侍右千牛卫上将军御史大夫上柱国右仆射。汾念累朝廷诏赦。
蒙恩不浅。于是将本身居官政事缘由。
施山创寺事实。录作二本。
一以垂之家谱。以儆后人。
勿坠吾志。一以给付僧人
收管山田。凡诸僧人在寺住持
务要各守本分。不许贪花好酒。
妄将田地移丘换段。及盗卖等情。
其山巳有四大界至。诸人不许侵占。
第僧众务要常守清净。奉礼三宝。
其常用食物。铜铁器皿。
俱各完全。不可遗漏。
如有此等僧众。即便赔还。
所建三宝殿观音堂坐禅亭及东西廊房。四时俱检看。
漏烂即行修礼。不可怠慢。
亦且吾家子弟。不许常行到寺。
需索酒食。遇春秋二祭。
止许二三人到寺。拜谒祖先即返。
不许动骚常住。自兹之后。
僧众不从吾言者。即便斥退。
吾之后人不从吾言者。定准不孝论。
故书是说。以为砧基之本云。
庾冰 东晋 · 王述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九
窃闻安西欲移镇乐乡,不审此为算邪,将为情邪?
若谓为算,则彼去武昌千有馀里,数万之众造创移徙,方当兴立城壁,公私劳扰。
若信要害之地,所宜进据,犹当计移徙之烦,权二者轻重,况此非今日之要邪!
方今强胡陆梁,当蓄力养锐,而无故迁动,自取非算。
江州当溯流数千,供继军府,力役增倍,疲曳道路。
武昌实是江东镇戍之中,非但捍御上流而已。
急缓赴告,骏奔不难。
若移乐乡,远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
方岳取重将,故当居要害之地,为内外形势,使窥窬之心,不知所向。
若是情邪,则天道玄远,鬼情难言,妖祥吉凶,谁知其故!
是以达人君子直道而行,不以情失。
昔秦忌「亡胡」之谶,卒为刘项之资;
周恶檿弧之谣,而成褒姒之乱。
此既然矣。
历观古今,鉴其遗事,妖异速祸败者,益不少矣。
禳避之道,苟非所审,且当择人事之胜理,思社稷之长计,斯则天下幸甚,令名可保矣。
若安西盛意已耳,不能安于武昌,但得近移夏口,则其次也。
乐乡之举,咸谓不可。
将军体国为家,固审此举(《晋书·王述传》)
水龙吟 九月十九日,皓庭招集学海堂,为补重阳之会,醉后叠前韵 清 · 陈澧
 押词韵第三部
是谁前度登台,苍苔屐齿流岩际。
兴来此日,也堪重咏,玉山蓝水
有花时,蝉无声后,渐疏林翠。
正危阑纵目,斜阳红处,有城郭、炊烟起。

忽觉秋心浩渺,倚西风、螺杯新洗。
凭高酾酒,而今只愿,八荒无事。
容我蹉跎,长骑款段少游乡里
便倾壶醉倒,山空人静,学希夷
宋故太常少卿石公墓志铭元祐八年 北宋 · 杜纯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二、《金石萃编补正》卷二、东都冢墓遗文、嘉庆《渑池县志》卷一四、民国《曹南文献录》卷六○
公石氏,讳辂字君乘濮州范县人也。
曾祖讳温,祖讳文举,皆不仕。
考讳崧,益州司理参军,赠工部侍郎
工部明经入官而好文,自公幼学则谆谆语之曰:「女当以文显」。
即大感发,昼夜诵读,贫无烛,至梯其屋,就月视书。
无几何,则以词艺称,中进士乙科,调青州节度推官,改知莱阳县
县负海,民习为奸利,公治明恕,贼民多改,或遁去。
又以吏事称。
康定中夏英公经略西边,奏掌永兴书记管勾机宜文字
方元昊叛,时献策画,多见听用。
再从辟泾州渭州,用特敕荐,改著作佐郎
贼围镇戎急,后骑日益,诸将以为利疾战,且深入牵其势。
公起席末言曰:「贼锋锐,未可」。
大将葛怀敏怒曰:「兵因敌而制胜,石君安能逆知」?
往先驰之,军尽没,或走入塞者,犹道怀敏临死而悔曰:「坐以书生待石君,至此」!
公既久从军,母老,与诸子安土,不肯行,欲解官归。
帅惜其才,使部尉氏还戍,因督送军衣京东间,从范县过,问母。
或欲以事疵帅者,摘其违法作责。
长葛县酒税。
稍徙知昆山县签书陈州判官通判绵州邛州事。
嘉祐间朝廷以诸路计不入,诏三司荐可任吏。
公在书中,擢广济都大辇运
广济输尤不继,数十年或置或罢,公究知其弊,奏更法数事。
军大将有罪不敢决,三司得专治,自公始。
明年,东州京师者百万石,擢知真州,又改虔州
韩魏公闻其名,召至中书,与议盐事,许以便宜措置。
虔十邑,绵地千里,民狡善讼,文案如山,守堇堇不能省。
公治不烦而威甚行,三狱为空。
以疾求北归,知光化军
复领辇运,移梓州路转运判官,迁利州路,改提点两浙路刑狱事。
疾病,分司西京
熙宁二年七月十八日卒,年六十二。
佐著作九迁为太常少卿,阶朝奉郎,勋轻车都尉,爵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取孟氏,长寿县
四男子:伯宗古,内黄县
仲宗彝,通直郎
季宗彭,皆前卒。
而叔宗寿扬州录事参军廉平而文,能裕其蛊者也。
公少孤,事兄悌,遇族人恩,尝请于朝,愿纳两官,授兄一致事官,不行,乃以其任子恩任兄之孙。
为人静慎,遇事警发,既老,犹好书不倦。
病不问家事,怡然俟尽,可谓君子也已。
宗寿元祐八年十月十七日葬公于河南府渑池县大坞乡凤皇山之原,以纯乡里旧,知公为详,属纯铭。
铭曰:
亲教以学,虽浅以闻。
推此而往,可与事亲。
君任以事,虽轻以成。
推此而往,可与事君。
小试必立,岂大不能。
寿贵不称,短穷亦福。
宁此有馀,而彼不足。
惟此有馀,小人无之。
惟此不足,圣贤有之。
虞雍公守唐邓事 南宋 · 任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二五、《南宋文录录》卷二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六
绍兴初秦桧议和,割唐、邓遗虏,以襄阳三十里前为境。
三十二年,逆亮败盟,自率大兵渡淮窥江,遣刘萼一军由光化顺流径薄襄阳城下。
亮意不在襄汉,但分兵使相牵。
亮败死,亟撤去,唐、邓民开门纳官军。
明年春高宗视师建康,命中书舍人虞公宣谕川陕。
陕西之师非京西合势,莫可进讨;
京师屯守,莫可牵制。
陕西之势,其重乃在京西
为今日最急之策,宜速以重兵据确山一带之险,以保唐、邓。
王彦陕西数郡兵,止六千人,屯商州
公奏乞驻兵唐、邓,令吴拱分精兵二万人从邓州路与王彦商州,以万人守潼关,使河南虏兵不得援长安
以万人与王彦合力取长安吴璘、姚仲徐拥大兵震关辅,使陕西虏兵无援,可不战遁去。
吴璘大散关,进兵向西北,与虏相持德顺,而吴拱乃被旨屯郢州
公又奏去唐、邓数百里,缓急难以相应。
且唐、邓无屯兵,恐京西虏兵无所顾忌,引兵向陕以助合喜,则吴璘未必成功,使或成功,用兵力亦倍。
乞且令吴拱、李道于襄阳歇泊,仍更兵戍唐、邓。
京西之虏分兵向陕,则令引兵捣其虚。
未报。
是岁六月,寿皇受禅,和战议未决。
论者多欲弃陕西复州郡,公亦奏乞归班。
吴璘在德顺事急,约公会议。
公至秦州,又具劄子与汪澈同申前议,乞以重兵据唐、邓,分兵二三万人,由内乡出商于,守潼关,焚大庆桥,与王彦合势取长安
长安之粮,可取河南,因河南之粮,会诸军可取汴。
兵力既全,馈运亦省。
至于两河,因民之心,可传檄而定。
无何,省符以公知夔州,继被旨留吴璘军前议事。
又起赴行在,遂诏吴璘班师,尽弃陕西复州郡。
公还,奏事殿上,以笏画地,为陕西形势,论辨甚悉。
上怃然有悔意,以公知太平州
襄阳有警,再召公,除兵部尚书河北京西制置使,节制赵撙、王宣军马。
公陛辞,即于上前论今新复州郡,虽陕西已弃,而唐、邓、海、泗尚存。
唐、邓为荆襄藩篱,且平原广袤,实为恢复胜势所在,决不可留。
既至襄阳,即与诸将议城唐。
时虏已遣使议和,必欲求割唐、邓、海、泗四郡。
朝廷遣胡昉还聘,虏留之,声言沙河造桥,襄叶置烽燧,必欲取唐、邓。
公知虏恐我得唐、邓胜势,则中原人心自归,其忧大矣,故绝欲市和以得唐、邓。
于是章凡十馀上,乞不弃唐、邓,其后竟城唐。
公之城唐也,或言虏重兵压境。
公料虏自逆亮之殒,兵散马多死,契丹渤海益张,两河民日起,必无能为。
公乃行,以数百骑出唐城,欲至赭阳陂,以安众心。
遣人伺虏,还言虏将萧定远闻官军在唐,以四千骑走汴矣。
公遂还唐、邓间,士民争持酒来献,罗拜马前,乞朝廷勿弃二城。
公皆劳勉之,欢悦而去。
会和议成,将割地。
初,公上章剀切,有云:「朝廷必欲割唐、邓,臣即挂冠而去」。
至是,遂上丐老之章,有旨赴阙,以户部尚书韩仲通制置荆襄,割唐、邓、海、泗以和。
燮尝论诸葛孔明草庐中与昭烈论取天下,先取荆益,待天下有变,则一军出陇右,一军出荆襄,亦欲犄角取雍耳。
其后关羽已失襄阳,则孔明右臂已断,天下形势非复草庐中所料。
是故魏延尝欲以奇兵取长安孔明不之从,盖无以为之犄角故也。
天若祚汉,关羽尚在襄阳孔明以大军出陇右,而许、洛之间又有徙都之警,则孔明可以安坐而得长安,何至乘危徼倖,用魏延之策哉。
自顷中原有事,忠肃虞公既成采石之功,朝廷付以襄汉上流重任。
公知唐、邓胜势可以牵制虏兵,则陇右之师可以平取长安,乃专意保唐、邓。
虏亦觉之,请和以求割地益坚。
惜乎!
和则坚矣,而天下胜势,孔明之所欲而不之得者,一旦在我而未获收其功也。
因具著之,以明天下形势之所在,俾后有考焉。
绍熙二年上元眉山任燮述。
数醉 南宋 · 李流谦
 押词韵第三部
清秋无所为,遇酒时一醉。
醉则遗形骸,兀然外天地。
尘世多得失,古事有兴废。
更复不快饮,徒为乱人意。
屈原贵独醒,贾谊每流涕。
二子竟中夭,惜哉且自弃。
苍苔晚雨湿,红叶北风厉。
乐乡聊可谋,悲秋岂吾志。
梁主书 前蜀 · 王建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大蜀皇帝致书于大梁皇帝阁下。
窃念早岁与皇帝共逢昌运。
同事前朝。
俱荣倚注之恩。
并受安危之寄。
岂期王室如燬。
大事莫追。
横流泛滥于八方。
衰衅淩夷于九庙。
此际与皇帝同分茅土。
共统邦家。
扶危者力既不宣。
握兵者计无所出。
建忝列同盟之分。
幸居平蜀之功。
所宜治兵甲以固封疆。
聚征赋以修进贡。
望星使而经年不至。
指云乡而就日无期。
远闻皇帝。
应天顺人。
开基立极。
拯生灵于涂炭。
示恩信于豚鱼。
东南之王气咸归。
河洛之殊祥毕至。
四门尽辟。
百度惟贞。
竟无意于兴邦。
止施仁而济物。
以此内量分限。
不在经纶。
七十州自可指挥
八千里半因开拓。
遂至万民叶议。
八国来朝。
徵史册之文。
亦有变通之说。
东汉乱离之后。
三国齐兴
西周微弱之时。
六雄竞起。
俱非恃强逼禅。
皆以行道济时。
雍容于揖让之前。
轻重于英雄之内。
西蜀开山立国。
烧栈为谋。
称雄虽处于一隅。
避乱曾安于二帝。
鼎峙之规模尚在。
山呼之气象犹存。
永言梁蜀之欢。
合认弟兄之国。
今蒙皇帝远寻旧好。
专降嘉音。
俱无閒谍之嫌。
再叙始终之约。
疑虑则春冰共泮。
开通则东海可归。
光荣遽被于子孙。
畅遂咸敷于朝野。
今则尽焦劳而励已。
用勤俭以帅贤。
常瞻偃草之风。
以继用天之道。
又蒙厚加赐贶。
别降珍奇。
十骥联镳。
六龙并驾。
称德曾参于万乘。
呈才皆过于千金。
载观恋主之心。
益励怀恩之志。
宝带辍异方之贡。
香加远国之琛。
奇锋利逾于雪霜。
雅器价齐于金玉。
入用多惭于未识。
捧持方喜于初观。
望恩而一日三秋
仰德而跬步千里。
自此荣遵天路。
继遣星槎。
缄章不候于飞鸢。
裂帛岂劳于系雁。
忻荣慰喜。
并集此时。
敬以专使卢卿等回。
略陈所志。
幸望开览。
右件鞍马。
及腰带甲冑枪剑麝脐琥珀玳瑁金棱碗越瓷器。
并诸色药物等。
大梁皇帝降使赐贶。
雕鞍撼玉。
坚甲烁金。
十围希世之珍。
六辔绝尘之用。
枪森蛇檊。
剑耀龙锋。
金棱含宝碗之光。
秘色抱青瓷之响。
上药非蜀都所纪。
名香从外国称奇。
远有珍华。
并由惠好。
顾酬谢而增愧。
仰渥泽以难胜。
捧阅品名。
实惭祗受。
戏荅朝士(都为荆南从事,时有朝士寓书,书踪甚恶,李戏荅此。) 唐 · 李都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华缄千里到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
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魂。
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传留误子孙。
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北伐至夏口上表 东晋 · 庾翼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七
臣近以胡寇有弊亡之势,暂率所统,致讨山北,并分见众,略复江夏数城。
臣等以九月十九日武昌,以二十四日夏口,辄简卒搜乘,停当上道。
而所调借牛马,来处皆远,百姓所蓄,谷草不充,并多羸瘠,难以涉路。
加以向冬,野草渐枯,往反二千,或容踬顿,辄便随事筹量,权停此举。
又山南诸城,每至秋冬,水多燥涸,运漕用功,实为难阻。
襄阳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
臣虽不武,意略浅短,荷国重恩,志存立效。
是以受任四年,唯以习戎为务,实欲上凭圣朝威灵高略,下藉士民义慨之诚,因寇衰弊,渐临逼之。
而八年春上表请据乐乡,广农蓄谷,以伺二寇之衅,而值天高听邈,未垂察照朝议纷纭,遂令微诚不畅。
自尔以来,上参天人之徵,下采降俘之言,胡寇衰灭,其日不远。
臣虽未获长驱中原,馘截凶丑,亦不可以不进据要害,思攻取之宜。
是以辄量宜入沔,徙镇襄阳
谢尚、王愆期等,悉令还据本戍,须到所在,驰遣启闻(《晋书·庾翼传》)
题汉都尉丁房双石阙阴 北宋 · 王辟之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七
绍圣丁丑五月戊午,知忠州军州事齐国王辟之军事推官荆南李鉴、兵马监押雒阳(缺、)巡检安化杨中孝、监税济南盖牺逸、录事高阳张复临江县竟陵张微司户参军阳安文同、司理参军云安常彦临江县主簿东武(缺,)同游永顺王祠。
东轩,面巴峡,临岷江,望东溪龙潭,崇山峻岭,激湍清流,真山阴兰亭也。
于是赋诗酌酒,极一时适。
将归,共观石阙之上,读汉都尉丁房碑,欲重加刊刻,而文字磨灭,竟不可辨,相与叹息而去。
按:《蜀中广记》卷一九。(以上李文泽点校)
胡元润画册八首 其八 丁巳 清 · 翁方纲
 押养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
胡家淡著笔,中乃真苍莽。
集虚即心斋,虚白观所养。
空山悟雨雪,定力非临仿。
不合君家吟,偏推竟陵长白钟伯敬札云:「弟宗信字可复,以字行世。所称雪村者,玉昆雪村子也。兄弟辈皆学画,荜门昼掩,茗碗炉香閒,阁笔盈案。昔人一门五贵,堆笏满床,想如是耶?」长白诗极为伯敬所赏云。)
钟伯敬并其弟其妻合作画册己未 清 · 翁方纲
 押有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三
病中自以画为药,病起因以画为酒。
阿弟山水阿妇,一门相与画为友。
画成缕缕复自题,记忆庚申辛酉
快也不居第五名,兰生楚楚真其偶。
自画印留隐秀轩,举似诗归珍敝帚
画品谁拈竟陵派,摩挲使我嗟叹久。
心画心声竟见真,论世知人盖非苟。
虚无一气捲湘云,古绢苍茫更何有。
传朋为作游丝小轴报以长句 宋 · 周紫芝
 押阳韵
竟陵老守尚书郎,平生墨妙窥钟王。
会令夜鬼助奇崛,更与游丝(明抄校作古人)争短长。
游丝忽从天际落,洗眼熟视无毫芒。
痴儿著意吹不起,春风无力难飞扬。
草虽号圣亦可到,此品入神谁复强。
使君怜我颇知好,五十六珠投夜光。
溪藤捣纸滑胜玉,古锦缝囊牢秘藏。
要遣张颠与醉素,不敢与公分雁行。
奔避885年 唐末 · 郑谷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市辖区万州区
奔避投人远,漂离易感恩。
愁髯霜飒飒,病眼泪昏昏。
孤馆秋声树,寒江落照村。
更闻归路绝,新寨截荆门
移镇上明疏 东晋 · 桓冲
 出处:全晋文
自中兴以来,荆州所镇,随宜回转。
臣亡兄温以石季龙死,经略中原,因江陵路便,即而镇之。
事与时迁,势无常定。
且兵者诡道,示之以弱,今宜全重江南,轻戍江北。
南平孱陵县界,地名上明,田士膏良,可以资业军人。
吴时乐乡城以上四十馀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峡
狂狡送死,则旧以北坚壁不战,接会济江,路不云远,乘其疲堕,扑剪为易。
臣司存阃外,辄随宜处分(《晋书·桓冲传》)